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猕链云畴助农数智志愿队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活动

2025年7月3日至7日,西安培华学院猕链云畴助农数智志愿队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踏上暑期“三下乡”实践征程。开展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

2025年7月3日至7日,西安培华学院猕链云畴助农数智志愿队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踏上暑期“三下乡”实践征程。开展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从周至的田间地头到村民院落,从产业调研到数字赋能,从文化传播到实践体验,志愿队以 “数智技术+实地实践”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写下了属于青年的生动注脚。

田间研学:在汗水中触摸土地温度

7月4日周至县小寨子村的猕猴桃果园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学习者”。猕链云畴助农数智志愿队的志愿者们走进乡村以“学习者”的姿态扎根土地。在猕猴桃果园里,队员们跟着陈奶奶体验农活:除草时弯腰弓背,汗水浸透衣衫;摘菜时分辨果蔬长势,在实践中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果农高大叔带着队员们穿梭在猕猴桃藤蔓间,详解其生长奥秘:“猕猴桃是肉质根,枝蔓分营养枝和结果枝,修剪时要‘留强去弱’,”高大叔细致的讲解,让队员们对 “农业是技术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产业调研:以问卷解码猕猴桃产业痛点

为精准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志愿队将“调研”作为实践的重要一环。7月6日队员们带着精心设计的纸质版问卷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家中,内容涵盖销售渠道、花粉质量、天气影响等产业关键问题。考虑到部分果农文化水平有限,队员们不仅逐字逐句读题解释,更准备了 “方言版问卷说明”,用接地气的沟通拉近距离。最终数据整理显示,当地猕猴桃产业面临“销售渠道单一(依赖传统收购商)、劳作方式传统、新技术认知不足”等痛点。这些一手资料,为志愿队后续制定帮扶计划提供了精准依据

                     

数字赋能:用流程图打开AI短视频创作之门

面对村民对AI短视频制作的兴趣与操作门槛的矛盾,7月7日志愿队创新教学方式,将复杂技术转化为“看得见、学得会”的流程图。团队分工协作经过反复打磨,一套简洁明了的流程图新鲜出炉。教学中,队员们对照流程图分步演示,从界面操作到内容构思,手把手指导村民实践。起初手足无措的村民,在流程图的指引下逐渐上手。活动最后,流程图被分发给每位村民,成为他们持续创作的“数字工具包”。

                   

实践期间范静毅、王斌、王江茹三位指导老师与村长一同,围绕志愿服务的专业性、猕猴桃产业的深入调研方法等内容,为队员们提供了细致的指导。结合猕猴桃产业的特点,强调了志愿服务要“靶向发力”,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自身能力运用科技帮助乡村产业的发展,真正做到为村民们排忧解难,村长作为土生土长的“猕猴桃专家”,更是分享了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故事和面临的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法。

             

实践落幕,留给乡村的是持续生长的“种子”:村民手中的流程图,是数字创作的起点;调研形成的产业报告,是精准帮扶的蓝图,而留给队员们的,是“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深刻感悟。猕链云畴志愿队的“三下乡”实践,既是青年学子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历练,更是数智技术与乡村振兴的一次深度对话。未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将带着实践所得继续前行,让数智之光照亮更多乡村角落,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文:胡玉玉  图:高佳颖)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356-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