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暑期“三下乡”:寻红探绿访古韵,青春赋能桃花潭

  2025年7月14日至16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外国语学院“寻红探绿访古韵,青春赋能桃花潭”实践团队走进泾县桃花潭镇,开展为期三天的“红·绿·…

  2025年7月14日至16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外国语学院“寻红探绿访古韵,青春赋能桃花潭”实践团队走进泾县桃花潭镇,开展为期三天的“红·绿·古”多途径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之旅。

  第一日:红韵厚岸,根脉之行

  (1)故址寻踪:从革命原点找寻初心

  团队成员的第一站,来到了王稼祥纪念馆。“高风亮节显清波,每临大节见识灼。”馆内,讲解员的声音清晰而庄重。展厅内,泛黄的手稿、珍贵的历史照片、锈迹斑斑的革命文物,无声诉说着这位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团队成员认真聆听,一步步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念与使命担当。离开纪念馆,团队成员步行至不远处的王稼祥故居。青瓦白墙的皖南民居古朴静谧,屋内陈设保留着当年的原貌:简陋的书桌、老式的木床,无声勾勒出他早年的生活轨迹。如今,这里不仅是红色教育基地,更成为村民们家门口的精神课堂,给予他们丰厚的精神滋养。

  (2)对话引领:听肺腑之语广聚民梦

  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的第二站便是对话厚岸村村委会书记蒋诚凡与村民施国强。“红色文化是厚岸村的‘根’,也是我们乡村振兴的‘魂’。”书记谈及发展时,目光诚恳又坚定。据她介绍,王稼祥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村民的就业以及经济的发展,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探索“红· 绿·古”多产业发展模式,比如厚岸绿色果园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村民在采访中脱口而出的话则字字出自肺腑,打动着在场每个人。接着,团队成员来到了“皖南巴学园”对话青年创业者晓智和极光。“我是土生土长的泾县人,在外工作几年之后,出于热爱还是决定回到家乡”在青年创业者晓智的眼中,热爱和发展前途并不冲突,作为皖南巴学园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大家长” ,他满腔热情;作为青年创业者,他心系青年一代的担当。

  第二日:桃花映潭,振兴扬帆

  (1)潭边访查,探桃花潭三色发展路

  次日,走访团队来到当地经济支柱——桃花潭风景区。作为国家级4A景区,桃花潭风光正旖旎。这里不仅因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诗句闻名,更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变化藏在细节里”,景区讲解员翟婷婷如是说。依托“山水+文化”双优势,桃花潭的发展正以迅猛的姿态向上。漫步潭边,古码头、踏歌岸阁等历史遗迹修缮一新,民宿、农家乐等项目也吸引着大批游客。

  在景区出口和民宿集中区,我们向游客发放了聚焦“满意度与建议”的问卷,内容涵盖游览体验、服务配套、文化感知等维度。一个个问题,收集着来自不同地区游客的真实声音,也传递着游客对于更高质量服务的需求。

  (2)镇委解码,展红绿古三色新篇

  下午,镇团委储书记进一步向团队成员解释发展路径:“我们不搞‘圈地式’开发,而是恰当规划‘各色文化’,走‘红为魂、绿为基、古为韵’的路子,保留旅游资源原真性,让游客来这儿不仅能看景,更能赏景,悟景,这才是可持续的路子。这番对话,让我们清晰看到桃花潭镇的发展不仅有“形”——山水古建的风貌,更有“魂”——文化传承的温度,而这“形”与“魂”的共生,正是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根基。

  第三日:旧忆传承,新业筑梦

  (1)旧址悟魂:从红色根基传承精神

  最后一日,团队成员来到了双花园党支部旧址。清晨的双花园村,薄雾漫过青瓦白墙。这座青砖灰瓦的老式民居,曾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当地党组织秘密活动的据点。“它的建立,像一盏革命明灯,点亮、影响和带动了本村包括周边党组织的发展”,村书记黄晓苟介绍道。在浓厚的革命氛围下,团队成员面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展板庄严宣誓,在烈日下坚定初心,在誓言中感悟使命。

  (2)创客聚智:听奋斗故事共话振兴

  午后,燕园的温馨小屋里,“新桃花潭人”孔庆燕将自己“彩虹饮食”的创业理念娓娓道来,从理念的更新到实际的运用,她用自己的经历点播着每一位成员,告诉我们要懂得询问,懂得沉淀;离开燕园,捌月桃糕点坊内三位逃离喧嚣,沉心创作的年轻女手艺人的故事再次让我们懂得热爱的力量。“看似简单的糕点,藏着老祖宗的智慧”,在热爱的加持下,她们远离繁华,沉心创作和研发,致力于让古法显现出新机,让乡土味道焕发出新生。

  三日之行,是一次青春与乡土的深度对话,更是一场对乡村振兴密码的生动解码。桃花潭的“红”,是精神传承的根脉;“绿”,是可持续发展的底色;“古”,是文化自信的源泉。这支青年团队一步步在触摸乡土温度中读懂了责任,在见证发展实践中明晰了方向——乡村振兴的路上,既要守护好历史的厚重,更要注入青春的活力,让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古韵文化在代代相传中,持续书写新传奇。

  (图:李健诚 周诺 李沐星 文:张一轩 指导老师:唐璐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16-15508-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